“省里从今年开始,每年将安排新农村建设专项启动资金1亿元以上,重点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支持农村公益事业发展。”在吉林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,王珉省长的报告让与会代表感到振奋,也令全省农民兄弟看到了新的希望。除了上述有关启动新农村改造试点的资金支持外,吉林省省政府还在“十一五”规划草案中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全面部署。
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过程中,吉林省将采取统筹规划、分步实施、政府引导、群众自愿、因地制宜、注重实效的原则。首先,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。加大农村饮水、农田水利、交通、通信、能源等设施建设投入力度,着力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和局部地区严重缺水问题。加快农村公路建设,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4万公里,实现所有乡镇和90%以上的行政村通油路或水泥路,具备条件的行政村之间互通公路。扩大有线电视和通讯光缆的覆盖范围,基本实现20户以上的行政村能够收看有线电视,村村通电话,乡乡能上网。全面完成农村电网改造,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小水电、太阳能和秸秆、沼气等生物质能。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,改善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,搞好乡村建设规划,实施乡村建设改造计划、采取旧村整治、新村建设、迁村并点、生态移民等方式,建设2~3个试点县,30个试点镇,100个试点村,全省三分之一行政村达到新农村建设标准。
同时,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,建设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。合理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,加快危房改造、寄宿制学校建设和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;免收农村中小学生杂费,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;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,重点扶持县级职教中心建设。改善县级医院条件,改造乡镇卫生院,建设村卫生室,健全区域公益性农村医疗机构,建立覆盖全省农村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;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,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及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。
在农业生产上将全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。一方面推进农业结构调整,在保证粮食稳定增产的同时,积极发展高产、优质、高效、生态、安全的农产品,建立适应加工业和畜牧业发展需要的种植业结构;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,以玉米、肉制品等开发为重点,加强龙头企业建设,适度提高规模经营,不断增强带户功能,形成企业与农户风险共担、利益共享机制,并着力创建绿色、有机农产品品牌,提高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。与此同时,还要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支撑能力,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。鼓励研发、选育和更新玉米、水稻、大豆等农作物品种,大力推广精耕节水、测土施肥、生物防治等农业新技术,推广、应用新型农机具,实施100万公顷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。(长春日报) |